竹節(jié)紗疵產生的原因
工藝設備不良造成的粗節(jié)紗疵
1、 清花塵籠補風不足、棉快在凝棉器中轉移不良造成大竹節(jié)棉結、各部剝棉隔距大轉移不良。
2、 梳棉梳理不良造成棉束存在欠伸后形成竹節(jié)、墻板隔距不標準墻板花不能排除。
3、 并條吸風不良、條子重疊、隔距過小、圈條工藝不良條子發(fā)毛褶皺等。
4、粗紗捻系數(shù)小,梳棉、并條喇叭口大小不合理,影響條子的緊密度、錠速過高,定量太重,粗紗張力太大、錠翼積花等。
5、 細紗后欠伸過小,前區(qū)欠伸過大纖維前區(qū)變速大控制不良、車間濕度小、細紗捻度低。
6、 后紡捻接不良,清紗工藝不合理、捻接器氣壓不足、車間濕度小、車速高、飛花多筒紗放置時間長。
7、溫濕度過大過小。
器材原因造成的粗節(jié)紗疵
1、皮輥皮圈質量不好,表面光潔度、粗糙度、處理法不好、不適應車間的溫濕度及原料,造成掛花、靜電、含濕繞花等、皮圈直徑不合理,應保持上松下緊,減少滑溜。
2、羅拉、錠翼、鋼絲圈不清潔掛花,圈條容量太大,絨輥、集合器、喇叭口位置不正。
3、原料問題,滌棉、人棉短絨、漿塊、束絲多。
4、操作清潔不到位造成竹節(jié)紗疵。
出硬頭的影響因素
1、 細紗后區(qū)牽伸倍數(shù)過小,造成前區(qū)牽伸負荷過大,不能滿足握持力最小值大于牽伸力最大值。而造成出硬頭現(xiàn)象,應結合粗紗捻系數(shù)和后區(qū)隔距合理制定后區(qū)牽伸倍數(shù)的大小。
2、隔距塊規(guī)格影響中區(qū)摩擦力界的分布。應結合粗紗定量、捻系數(shù)的大小、后區(qū)隔距及后區(qū)牽伸合理選擇。
3、粗紗的定量大,在同樣的膠輥狀態(tài)和后區(qū)牽伸倍數(shù)及粗紗捻系數(shù)情況下,相應細紗牽伸時的膠圈鉗口握持力增加,以滿足牽伸力握持力的匹配。
4、膠輥的表面處理方式和膠輥膠圈的表面摩擦系數(shù)影響握持力和牽伸力的大小匹配。不粘纏的情況下盡量加大膠輥的表面摩擦系數(shù),控制膠圈滑溜的情況下適當減小膠圈的表面摩擦系數(shù),以穩(wěn)定中區(qū)牽伸力。
5、溫濕度過大,使須條中纖維間的摩擦阻力相應增加,導致須條中纖維抱合力增加,造成牽伸力大小波動而造成牽伸不穩(wěn)
6、粗紗假捻器表面磨損,造成須條內纖維的抱合力差異而帶來握持力的大小波動。
7、半制品質量的影響,應提高半制品條干水平改善粗紗條內部結構。
造成紗線捻度不勻的主要因素
1、粗紗機不使用假捻器時,紡紗段的捻度遠遠低于工藝設計捻度,使正常紡出的粗紗伸長率也較大(一般大于2%左右)。
2、 細紗的條干均勻度不良,特別是粗節(jié)與細節(jié)的產生對紗、線的捻度不勻影響較大。
3、錠速不勻是紗、線產生捻度不勻的重要原因。而錠速不勻主要是由滾盤(滾筒)錠子狀況與錠帶盤三者之間的滑溜率差異所造成。而對滑溜率的影響主要是錠帶張力、錠帶的內外層質量、錠尖的錐度與錠盤直徑的差異,以及錠子的潤滑條件及缺油所造成,故均會造成紗、線捻度不勻率的差異。
4、錠帶長度和錠帶張力對錠速的嚴重影響:錠帶張力大,則錠帶與滾盤之間的滑溜率,錠盤與錠帶之間的滑溜率小,而錠速就高,即紗、線的捻度就大。若錠帶張力小,錠帶同滾盤及錠盤間的滑溜率大,導致錠速即紗、線的捻度就小。
錠帶長則錠帶張力小。錠帶短則錠帶張力大。若細紗機和捻線機同臺錠帶長度不一致,即造成同臺各條錠帶張力差異大,導致同臺錠速不勻,則影響紗、線的捻度不勻。錠帶搭頭不良,扭花和破損毛邊,錠子與錠帶盤回轉不靈活,打屯等,均對紗、線的捻度不勻率產生一定影響的影響。
5、錠子與筒管配套接觸不良,筒管頂部內孔磨損或不圓整,重量過輕、錠桿彎曲、麻手和錠子運行搖頭,錠鉤磨損失效,落紗后錠桿回絲未除盡等將導致管紗在運行中跳管或“隱形跳管”現(xiàn)象,造成紗、線捻度不勻率的回升。
6、工藝因素及責任感的影響:由于工作責任感不強和車間試驗室管理不嚴格,將捻度變換齒數(shù)用錯,造成來勢兇猛的大批量強弱捻紗。
影響紗線強力的因素
1、原料性能,如長度、細度、斷裂長度、成熟度、短纖維含量等
纖維長度長,整齊度好,纖維細度細,單位截面上纖維根數(shù)越多加捻效率高,則成紗強力越高強力不勻??;細度不勻率大則成紗強力下降。
2、紡紗工藝過程對纖維性能的影響
前紡工藝對成紗強力的影響清梳工序合理選擇開松和除雜工藝參數(shù),在充分開松和梳理的前提下,避免纖維的過度損傷,盡可能的排除短絨和雜質。
并粗應合理配置牽伸工藝和牽伸形式,保證牽伸過程中對纖維的控制,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,適當提高粗紗溫濕度,增大粗紗回潮,易于纖維應力消失而保證的伸直,縮小牽伸隔距可穩(wěn)定纖維運動,制成條干均勻結構良好的粗紗。同時控制熟條定量的差異,減少卷繞伸長的錠差,加強設備的維修和基礎管理工作,減少弱環(huán)的產生。
減少原料的性狀差異率,增強前紡對原料的均勻混合,提高梳理作用增加單纖維間混合,增加精梳、并條工序的并合數(shù)等,各原料成分在紗線內均勻分布,使紗線在拉伸過程中每根纖維的強力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。
3、成紗結構,如纖維的伸直平行度及在紗中的排列分布狀況,紗線的捻度大小等。須條加捻前的緊張程度、寬度、緊密度、纖維排列和伸直等對紗線強力都有一定的影響。緊密紡紗是改善加捻前須條的結構,減少成紗毛羽,提高紗線強力的好方法。
4、成紗均勻度,如重量不勻率和條干不勻及捻度不勻等
影響細紗條干均勻度主要在于前區(qū)的工藝和摩擦力界的合理分布,前牽伸區(qū)隔距、浮游區(qū)的長度、膠圈鉗口的大小等,控制成紗百米重不勻2%以內,棉卷不勻率在1%以內,精梳短絨率在8%以內等可提高紗線重不勻。錠與錠之間速度一致性是影響紗線捻度不勻的直接因素,錠帶及接頭方法,錠帶張力裝置是保證錠速穩(wěn)定的基礎。
提高成紗強力應從合理選擇原料、減少混合差異、提高前紡半制品質量、改善半制品和成紗結構、提高細紗條干及合理選擇捻系數(shù)等方面著手。
減少成紗細節(jié)的30條措施
工藝方面
(1)精梳臺面張力牽伸減少。
(2)精梳后并改為單并。
(3)并條用較小的喇叭頭。
(4)棉條和粗紗定量不宜太輕。
(5)控制粗紗伸長率。
(6)粗紗用好錠翼假捻器。
(7)粗紗捻系數(shù)加大。
(8)細紗前后羅拉加壓稍增。
(9)細紗后區(qū)中心距放大。<
機械方面
(1)并條粗紗緩慢平穩(wěn)啟動。
(2)結合絡筒、落紗進行齒輪調換。
(3)傳動齒輪嚙合良好。
(4)軸孔與鍵銷公差配合良好。
(5)條筒圓整度好,無毛刺彈簧不歪斜。
(6)運用性能穩(wěn)定的電子清紗器。
(7)并條粗紗自停裝置良好。
(8)并條粗紗高架引紗防止意外牽伸。
(9)紗條通道光潔。
(10)細紗吊錠回轉正常。
運轉操作方面
(1)條粗包卷略粗不細。
(2)細紗做到不空粗紗。
(3)并條運轉不缺條。
(4)集合器、喇叭口不堵塞。
(5)換桶不扎毛、碰毛、粘毛條子。
(6)上條不脫頭,不打結。
(7)清潔不碰毛條子。
(8)繞膠輥羅拉及時處理。
(9)粗紗生頭紗應處理掉。
(10)捉粗紗紗疵不剝除正常纖維。